普通外科由我国著名外科专家任廷桂教授(卫技一等1级)创建于1952年,在任廷桂、李宝华、潘铨、周惠清、彭志海、裘正军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60多年的的努力,普外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及卫生部腹腔镜及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挂靠单位,入选“211”三期建设项目。
科室在院南北两部拥有5个病区, 250张床位,拥有独立的普通外科研究室,下设肝脏肝移植外科、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和血管外科6个亚学科,在编人员170人,其中医师62人,护士103名,技师1名,药师4名,非在编基地外科住院医师16人。医师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19人。具有博士学历者42人,硕士学历者29人,本科学历7人。近5年学科相关研究结果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SCI 42篇,总影响因子123.248,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拥有2项专利,申报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已处于公示阶段。承担、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重点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 “创新行动计划”等国家级、上海市级课题30余项,总科研经费2850余万元,在研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经费1560万元。2011年一年学科获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普外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拥有博导4名,硕导9名。每年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0-12名。普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彭志海,常务副主任裘正军,副主任李继坤、周光文、李克。
亚专科:胃肠外科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并迅速推广的技术,我科2002年开展第一例该技术以来,该技术要求具有熟练的腹腔镜外科技术和开放结直肠手术经验,技术要求高,随着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发展,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提高,通过建立该技术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对该技术肿瘤根治安全性、疗效明显提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根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清扫范围彻底、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对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影响小,体现了微创价值。该技术在结直肠亚专科中广泛应用,高年制副主任医师可独立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已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750例,是目前国内病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并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安微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二医院、吴淞中心医院、松江中心医院等20余家医院应用。
局部晚期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胃癌治疗是我科重点发展的亚专业,该专业国内率先对局部晚期胃癌进行术前内镜超声、CT,MRI等分期,对没有远处转移的局部晚期胃癌作新辅助化疗后手术,从2010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已取得了较好成绩,提高了局部晚期胃癌切除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平均生存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本科是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单位之一,早期科室严格掌握手术指证,应用于早期胃癌,随着腹腔镜设备和器械发展,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应用于T2期胃癌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该技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该技术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提高和经验积累,其应用良好的应用前景。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本科是国内最早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尤其是切口在脐部,经脐部切口整形后看不到明显手术疤痕,美容效果更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由于操作器械间距离小,器械间碰撞,虽然器械改进,但手术难度仍然较高,要求腹腔镜技术熟练的医师来完成该手术。我科已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肠部分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对该技术的学习曲线、手术难度等进行了评估。已完成该技术100余例。该技术随着手术器械改进其应用前景广泛。
亚专科: 肝胆胰外科
胰腺癌综合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于2010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揭牌成立。中心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仁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新华医院等六家医院共同组建,推广胰腺癌个体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旨在建立胰腺肿瘤的预防、诊断、规范化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多学科的全国性诊治中心,为肿瘤的患者提供最科学的诊断治疗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中心近年来在胰腺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胰腺癌诊治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医、教、研等各个层面通过整合手术、化疗、放疗及诊断科室等多学科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探讨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全面提高胰腺癌诊断、治疗和科研水平。近年临床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多学科协作,努力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围手术期治疗的规范化,通过以手术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确实改善胰腺癌的预后。
目前普通外科胆胰专业组现有床位40张,医师10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2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5名,目前正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每年完成胰腺肿瘤手术60~70台;已建立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治疗团队、一套完整的围手术治疗规范、术后护理及中长期随访规范。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部癌根治术、合并PV/SMV切除的胰腺癌根治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腹腔镜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等手术。准确的术前评估使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稳定在70%左右。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累计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1%,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此为基础,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及卫生局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一次。
肝移植术
本科自从2001年开展原位肝移植以来,对该技术进行了规范,使该技术的安全性,疗效明显提高。并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使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有高年制副主任医师以上可独立主刀肝移植手术,已完成了910例肝移植手术,是国内肝移植数量最多的科室之一,肝移植术质量在国内领先。完成上海市首例减体积经典原位肝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急诊肝移植、突破“只有相容血型的肝脏供体才能肝移植”的禁区,在国内首次成功施行急诊血型不相容性跨血型肝移植手术,并已成功开展血型不相容肝移植7例,其中有4例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血型不相容二次移植,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救治中探索出一条新路。成功完成手术难度极大的肝脏再次移植30余例(多数为外院移植者),再次移植住院时间平均为25天。完成受体腹主动脉搭桥肝移植21例,完成受体肠系膜上静脉搭桥的肝移植12例,具备在任何复杂条件开展肝脏移植手术的能力。并对重症肝炎、二次肝移植方面获得丰富经验,这类病人病情重,手术复杂,需要多学科参与,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是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治疗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预后极差,我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整块切除,联合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腺癌根治术,提高了胰腺癌手术切除率,该技术手术大,复杂、围手术期处理要求高,常常需要多学科参与,提高了相关科室的技术水平,是反映医院整体实力的象征。我科通过建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处理的规范和手术流程,使该技术的安全性明显提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亚专科:甲状腺乳腺外科
本院普通外科在20多年前即成立了甲状腺乳腺外科,开展甲状腺疾病和乳腺乳腺的诊断与治疗工作。目前普通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现有床位35张,医师10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2名;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 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8名。每年完成甲状腺手术800台左右,其中甲状腺癌约100台;乳腺手术500台左右,其中乳腺癌手术约200台,已建立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治疗团队、一套完整的围手术治疗规范、术后护理及中长期随访规范。能开展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旁腺切除术和自体移植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手术后即可行乳房再造手术等。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给不能手术的患者提供手术机会,给原来无法保乳的患者提供保乳机会,不但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同时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购置了数字化钼靶机、3.0T核磁共振及高频彩超,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普查及诊断提供保障。由普外科牵头,联合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诊断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和整形外科,在医院内部成立了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积极推广对乳腺癌个体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旨在建立乳腺癌的普查、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为一体的多学科的诊治中心,为肿瘤的患者提供最科学的诊断、治疗和最优质的服务。和超声诊断科、病理科协作,开展甲状腺微小病灶的细针穿刺活检,为微小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甲状腺乳腺外科近年来在甲状腺和乳腺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医、教、研等各个层面通过整合手术、化疗、放疗及诊断科室等多学科的优势,探讨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全面提高甲状腺癌和乳腺癌诊断、治疗和科研水平。近年临床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多学科协作,努力实现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规范化,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确实改善乳腺癌的预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管介入科
学科简介
血管介入科是普外科血管外科组和放射科介入组整合而成的新科室,创立于2011年10月,当年底已经初具规模。北部开放床位26张。血管介入科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教学任务,包括外科学大课及临床示教。科室每月坚持病例讨论,包括手术病例、死亡病例、疑难病例和学术讲座。科内医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青年医师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积极撰写专业论文和申请各级科研课题。科室现有医师9名,专业护理人员1名,其中正高2人,副高1人,中级4人,博士4人,硕士5人。科室行政主任李克,副主任钱水贤、王精兵。
临床特色
血管介入科根据专业情况设置血管外科组和介入组,医疗工作在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架构内运行。血管外科组主要开展周围动脉和静脉疾病的诊治,除不断巩固微创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传统特色外,积极拓展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手术治疗的新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大动脉疾病是血管外科发展的前沿,血管组医师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在注重医疗安全的同时,成功完成了数例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补术,为大动脉手术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介入组医师除完成常规肿瘤介入手术外,还开展了经皮穿刺骨水泥成形、肾盂穿刺置管、CT引导下穿刺引流等传统介入手术以外的新技术,取得较好疗效。协同兄弟科室处理了相当多的危重病例,如血管损伤、动脉瘤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5月4日
星期日
5月5日
星期一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
5月10日
星期六